听话丛台

听话丛台朗读

有客新从赵地回,自言曾上古丛台。

云遮襄国天边去,树绕漳河地里来。

弦管变成山鸟哢,绮罗留作野花开。

金舆玉辇无行迹,风雨惟知长绿苔。

译文

有个朋友刚刚从赵国回来,说他曾经登上过古代的丛台。

站在丛台上极目远眺,白云绵绵,飘在襄国上空;繁茂的绿树顺着张恪弯曲的河道蜿蜒而来,经过丛台的脚下;

丛台上却丛台上,山鸟啼鸣,野花盛开,绿苔遍地,一片荒芜。

早已看不见当年金舆玉辇来往的痕迹,只有在风雨的见证下不断生长的绿苔。

注释

听话:听人论事 ; 丛台:在今河北邯郸市内。相传战国时赵武灵王(前325—前299)为阅兵和歌舞而筑。

襄国:古县名,位于河北邢台西南。该句又衍“云遮襄国无边尽”。

漳河:位于邯郸市南方。该句又衍“树绕漳河掌上来”。

弦管:管弦乐器,代指音乐。

舆:车,亦指轿子 ;辇:用人推挽的车。秦汉以后特指君侯所乘的车;金舆玉辇:此指赵武灵王宠爱的惠妃,常携其登台玩乐。

参考资料:

1、潘百齐著。《全唐诗精华分类鉴赏集成》.天津:河海大学出版社。1989年版。第9页

听话丛台创作背景

  此诗约作于任职京师之时,具体时间不详,是诗人听友人谈论丛台而作。 

参考资料:

1、缪钺 ,张志烈主编.唐诗精华:巴蜀书社,1995.06:第779页

李远

李远,字求古,一作承古,夔州云安(今重庆市云阳县)人,大和五年(831)杜陟榜进士,官至御史中丞。李远善为文, 尤工于诗。 常与杜牧、许浑、李商隐、温庭筠等交游, 与许浑齐名, 时号 “ 浑诗远赋”。 ...

李远朗读
()

猜你喜欢

为君粘笔写筼筜,数尺新捎绿粉香。持向西窗听夜雨,高情浑似对潇湘。

()

宝剑横斜天欲晓,洗净魔佛逼人寒。

匣中阴阴光生处,衲子徒将正眼看。

()

太守无堪久借留,君王恩礼与升州。亲舆自可时来往,渔唱犹能数献酬。

风色得经扬子渡,月明知在海棠洲。北山楷木今成列,独傍师门想见丘。

()

雾捲马蹄尘自起,东风送渡咸阳水。故园花木绿成围,犹向关中见桃李。

闻道春前雪最深,行人僵死薪如金。羲和不肯为日驭,潜入北海分幽阴。

()

山市家家秉烛游,风檐齐挂月灯毬。不须更用闲妆点,人在鳌峰最上头。

()

场屋相知最有情,去年同试便同荣。

神仙名籍轮梅福,典册文章滞马卿。

()